我国第一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7月1号起正式实施,这两天,上海、江西、吉林等地首批合作社负责人陆续领到了营业执照。
在吉林省梨树县工商局办证大厅里记者看到,来办理合作社注册登记手续的队伍排起了长龙。
农民合作社成员:法人地位对我们下一步经营将起到积极作用。
这次实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首次明确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律地位。此前,合作社在经营资格、银行贷款、商标注册等方面遇到很多困难。吉林梨树县夏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就因“法人”身份的缺失栽过跟头。
梨树县夏家农民专业合作社 理事长 张淑香:那时候没有法律身份作保证,他给我们的鸡雏子都是不好的,我们打官司没打过人家,整批鸡就赔了5700块钱,这相当于一个农民一年的收入。
由于农民合作社过去一直游离在法律之外,其合作模式和融资渠道也因此受到了很多限制。来上海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的富民蜂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于富民告诉记者,以前蜂农的蜂蜜要经过中间商才能销到厂里,15%的利润都给了中间商。合作社有了合法身份后,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蜂农的新的组织经营模式,让蜂农的蜂蜜直接销进企业,减少了中间环节,农民收益将会大大提高。
上海富民蜂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 于富民:一个蜂农一年算下来 总的经济收入可以增加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