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来,他拖着残疾的右腿,奔波在85个山村,放映电影4400多场,往返行程5万多公里。今天的《劳动者之歌》带您去认识一下浙江三门县电影放映员陈云林。
这个正在村口空地上忙活的人就是陈云林。架机器、布电线,虽说腿脚不便,但老陈对这些重复了无数次的活已是轻车熟路。这张小卡片,是老陈为村民们准备的电影菜单,今天,大伙儿点的影片是《太行山上》,不少邻村村民也特地赶了过来。
村民:就是过年也没这么热闹,大家都很兴奋,他给我们放了好几年了,有很多人是看着他的电影长大的。
电影开场前,老陈首先播放的是一段提倡文明婚庆的科教片。他还把农村的文明风尚编成顺口溜,做成幻灯片。看电影前先受教育,是老陈放电影的规矩。
陈云林:科教片如果他们真正领会下去,收获是说不尽的。可以长一些知识。
村民:老陈对我们山村的孩子来说,就是通向外面的引路人,让我们有这个机会去了解外面精彩的世界。
九十年代后期,由于电的普及,露天电影的观众逐年减少,三门县100多支放映队只剩下包括老陈在内的4支,最惨淡的时候他一年只放了六场电影。当别的放映员把放映机当废铜烂铁卖掉的时候,老陈仍然带着100多斤的设备,翻山越岭,到更偏僻的地方给村民放电影。
村民:一般人走一个半小时就够了,他起码要走两个多小时,只要老百姓有需要,哪里要放电影他都去。
陈云林:不是为赚钱,钱放我一个人口袋里,电影不一样,如果晚上放电影有一百个观众看,我可以带着一百个观众投入我电影中来。
让老陈高兴的是,从去年开始,由于数字电影进农村活动,清淡了多年的农村电影又恢复了生机,政府还出钱帮他添置了数字电影播映设备。
陈云林:我会一直放下去,直到我脚不会动、手不会动了,才是我电影生命的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