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零就业家庭”得到工作,让棚户区居民住进新居,我国西部地区从困难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努力构建和谐社会。
今天,残疾人李民权在西安市书院门社区做残疾人专干已满8个月。之前他和妻子靠到处打工维持生活。去年底,西安市拿出1.3万个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零就业家庭”,李民权得到了这份稳定工作。
西安市民 李民权:当我领到第一月工资的时候,我心情很高兴。回去把这笔钱交给了我爱人,自豪地说:“这是我挣回来的工资,交给你”。
从去年四月份开始,西安市“零就业家庭”就业援助活动已经使6790人像李民权一样实现了就业再就业。对于新出现的“零就业家庭”,西安市政府还承诺,保证提供两次以上的岗位信息,争取在30个工作日内就业,基本实现“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
在西藏阿里,干部扶贫济困工程改过去单纯送钱送物为送技术、送项目,2300多贫困户受益。在云南,政府加大力度破解少数民族群众读书难、看病难、看电难、看戏难、和学技术难的问题。在内蒙古乌海,占总人口三分之一的矿区群众一度住在棚户区和采煤沉陷区,从去年开始的一项总投资52亿元的综合治理工程,目前已使1700多户群众告别棚户区,走出沉陷区。
乌海市市长 白向群:决心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将这14万多人整体搬迁出来,尽快解决矿区人口、棚户区和沉陷区人口的搬迁问题。
在贵阳,11万多农民工子女顺利就学,他们在城市公办中小学里接受义务教育,免交借读费。在宁夏,“爱心2008—走进宁夏”大型公益活动,用不到两年的时间,给449名患有先天性疾病的贫困患儿成功实施了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