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丰碑---红色记忆】锻造民族英才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发布时间:2007/1/30 11:09:43                                              信息来源:央视网

“黄河之滨,集合着一群中华民族优秀的子孙……”这首著名的抗日军政大学校歌自诞生之日起,陪伴着一批又一批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走向了抗日的烽火。

1936年6月1日,为适应抗日战争形势的需要,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创办了“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后来学校随着中共中央机关迁至延安,并于1937年1月,改称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简称抗大。抗大是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创办的培养军政干部的学校,也是延安时期最有影响的学校之一。毛泽东亲自为抗大制订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许多中央首长和各部门负责人都是学校的兼职教员。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等著作就是为抗大学员所作的讲演,《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都是学员的必读教材。今天的国防大学就是在抗大的历史沿革中发展起来的。

【记忆录】

抗大在抗日战争期间共培养了10余万名军政干部,对党领导的抗日军队的发展壮大和军政素质的提高,做出了重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