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亚仿: 让中国的仿真技术站在世界前沿


发布时间:2007/1/31 0:00:43                                              信息来源:央视网

从花巨资引进国外的仿真设备,到在多个领域实现仿真系统的规模化应用,广东亚仿集团用18年的努力,创造了我国仿真技术领域的多个第一。

记者:这个电脑屏幕上显示的就是利用我国首创的在线仿真技术,刚刚在华能内蒙古伊敏电厂投入使用的数字化电厂项目,它相当于在电厂布了上万双人的眼睛,能实时地把电厂运行的所有数据进行分析,并能做到预警预报。

循环水泵是电厂的耗电大户,以往电厂的工作人员往往凭经验把水泵开得最大,这样虽然保证了发电量的增大,但同时耗电也就增大了。

广东亚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恢:在采用了在线仿真技术以后呢,我们就像实现了裁缝量体裁衣一样,能够合理调节水泵的使用,使电耗降低。

仿真技术通俗地讲也称为模拟技术,它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基础,可以对真实的环境和过程进行再现。采用在线仿真以后,伊敏电厂所有操作全部由计算机调控,一年下来,一台50万千瓦的机组,可节约费用600万元,增加发电量2400万度。而在18年前,我国在仿真制造领域还是一片空白,引进一台仿真机的价格就高达600多万美元。

1988年,亚仿从零起步,开始了自己的自主创新之路。1995年,他们成功研制了国内第一台核电站仿真机,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具备这类仿真机制造能力的国家。

广东亚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游景玉博士:核电站仿真机研究成功不光是价格问题,因为国外引进1000多万美金才可以引进,最主要是显示中国核电的制造技术的一个环节,标志着我们能不能在世界前沿占领位置。

此后,我国首台航海轮机仿真机、首台飞机驾驶仿真机、首台一机多模仿真机都诞生在这里。今年年初,他们又把目标瞄准了世界仿真学界都未涉足的全新领域,将仿真技术应用到了电厂,用来解决节能降耗的问题。

到现在广东亚仿已经先后完成了我国一百多个火电站、核电站、变电站、船舶、飞机等大型仿真控制项目的开发,为国家节约外汇达10多亿美元。亚仿已经成为亚洲最大的仿真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