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他们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把和谐经营的理念带到了非洲。
记者:这里是苏丹北部小镇密罗威,尼罗河从这里流向埃及,早在上个世纪四十年代,苏丹人就梦想在这里建设一个水利枢纽。而今天,在中国水电建设者和苏丹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这个梦想即将变成现实。我身后的麦罗维大坝是目前非洲在建的最大的水利水电工程,它的建成将使苏丹北部干旱地区得到灌溉,同时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苏丹在撒哈拉沙漠边缘有着肥沃的土地,然而既没有灌溉设施又缺乏电力,苏丹人守着尼罗河水却用不上。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副局长杨忠:麦罗维大坝项目(装机容量)相当于整个苏丹目前全国发电量的两倍,通过苏丹麦罗维电站,可以使下游四百公里范围内形成自流灌溉,可以解决四百多万人的生产和生活用水。
在尼罗河上修建大坝,会不会破坏生态。中水电集团为此专门聘请了德国的工程监理公司,科学施工、严格管理。
苏丹工程经理默罕默德·阿里:一开始这里很偏远,没人注意(环境保护),逐渐人们又开始关注,产生了很多担心,后来发现中国人对这方面的管理比较到位,比如污水没有被排放到尼罗河里,人们很满意。
在苏丹首都喀土穆,哈尔滨电站公司承建了苏丹国内最大的火力发电项目,在尼日利亚,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承建了非洲线路最长,现代化程度最高的铁路,这些工程不仅给中国企业带来了近百亿美元的海外大市场,同时也带动了当地就业和经济社会发展。
苏丹国家电力公司总经理马卡维:电厂建成后首先就是向首都发电,过去一天停好多次电的情况不会再有了,老百姓将得到很多实惠,苏丹也有了自己的国家电网。
今后三年,中国将向非洲国家提供二十亿美元的优惠出口买方信贷,设立最终规模可达到五十亿美元的中非发展基金,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到非洲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