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通过推进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孵化一批市场前景广阔的新兴产业。全省经济增长的内驱力正不断增强。
日前,山东海信集团研发的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成功进军北京和青岛,为奥运期间城市交通畅通提供又一个保障条件。根据测算,采用智能控制系统后,一般路口的通行能力可以提高10%以上,行驶时间减少30%左右。
海信集团网络科技公司城市交通事业部汪志涛:智能交通控制系统还能够自动识别到公交车,打个比方说,当公交车道上来了一辆车的时候,系统可以检到这个车,然后算出来10秒钟通过这个路口,它就把绿灯时间延长到11秒,让公交车顺利感应通过,从而做到公交优先。
早在智能交通首次写入我国“十五”发展计划时,海信就注意到了这项前沿技术,在全国率先开始了人才、技术储备,并承担了这项国家级的科研课题。此时,巨大的智能交通控制市场已经被几家国际巨头瓜分,但中国独有的复杂交通特点却让这些老外们“水土不服”,而庞大的软件系统和复杂的计算方法也使很多国内企业望而却步。经过几年的自主研发,海信创造了多项核心技术,迅速成为我国智能交通产业的领军企业。
国家交通标准化委员会理事陈维强:采用先进技术解决交通问题是一个巨大的产业机会。目前,智能交通市场大概是每年10多亿的水平,未来几年,会快速发展到数百亿多大市场。
新技术孵化新产业。在山东,一大批以高新技术领衔的新产业正在迅速崛起。威海华东数控机床研发的五轴联动数控系统突破了发达国家对我国的技术封锁,并让企业迅速跻身全国高新技术企业五十强;山东东岳集团攻克了困扰我国20多年的离子膜技术,带动了山东新能源产业的起步。
一个新产品的背后就是一条产业链,“十一五”期间,山东将选定100个发展前景好、技术水平处于国内、国际领先水平的产品进行重点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