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4月,被毛泽东誉为“抗日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的鲁迅艺术学院在延安正式成立,它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培养抗战文艺干部和文艺工作者而创办的一所综合性文学艺术学校,1940年后更名为“鲁迅艺术文学院”,简称鲁艺。
鲁艺的教育方针是:团结与培养文学艺术的专门人才,以致力于新民主主义的文学艺术事业。抗战时期,鲁迅艺术学院贯彻执行党中央提出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政策和文艺方针,把学习与创作实践结合起来,成为学习、研究、实践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和贯彻中国共产党文艺方针的一个重要基地。鲁艺在延安七年半的时间里,开办了文学、戏剧、音乐、美术等系,培养学生685人。穆青、贺敬之、冯牧、李焕之、郑律成等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均为鲁艺学员。鲁艺还创作了诸如《白毛女》、《南泥湾》、《黄河大合唱》等一大批抗日战争时期极富影响力的作品。
【记忆录】
鲁艺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党的抗战文艺干部和艺术工作者,而且活跃了延安军民的文化生活,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积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