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棚改工程: 数万干部以民为本 百万居民搬离陋室


发布时间:2007/2/11 4:17:43                                              信息来源:央视网

辽宁棚户区改造,两年时间,棚户区百万居民一个也不少地搬离陋室,辽宁数万名参与棚改的干部,三思而行,以民为本。

记者:我身后是辽宁本溪最大的一片棚改回迁区,和东北大多数的直线型坡屋顶房屋不同,这里的屋顶有着各种各样的曲折,这是为什么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们走进了一户顶层人家,刚刚领到钥匙的屋主叫做李小红。

李小红:37岁,下岗工人,家庭成员3人,棚改前居住面积8平米,房屋性质:违章建筑。

李小红的公公是本溪煤矿的职工,本来家里有一套矿上给的平房,李小红的丈夫是家里老五,结婚的时候没地方住就在自己搭了一间房,当地俗称偏厦子。

李小红:唉嘛呀,害怕啊,唉嘛呀,咋不害怕呢。我寻思回家跟我们家那谁说,别不给咱们可咋整,咱上哪住去啊,心理愁啊愁啊。

谢志宏:辽宁本溪市房地产开发办主任,本溪市棚改项目的具体负责人。

由于是大受欢迎的民心工程,本溪市的棚改启动得非常顺利,可一进入拆迁,问题之复杂远远超乎想象。由于历史原因,像李小红家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

谢志宏:既然是惠民工程,我们就要考虑全面一些。交钱的和不交钱的是不一样,但是有证的和无证的是不一样的。这样就能体现政策的公平。

一个也不能少,这是参加棚改工作的干部们时常念叨的一句话;为了这一句话,谢志宏心脏病犯了昏倒在拆迁现场,第二天一早就上班了。为了这一句话,办法就多了起来。

老百姓有需求,办法就一个字:改!原来更多考虑美观而设计的直线型坡屋顶改出了许多考虑实用的曲折,这些阁楼成为了“兜底房”,用于安置交不起差价款或者原来住在违章建筑里的住户。

这一改可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户型、结构、楼间距全部重新设计,李小红所在的彩北小区,有100多栋楼,改变设计,重画的图纸加起来就足足有一吨多重。

但这一改,李小红的担心给改没了,本溪棚改32715户,没有一户给落下,也没有一户居民强拆。

近日,在政府的组织下,一批救助物资发到了彩北小区,李小红作为困难户领到了一张床。她终于可以搬家了。

李小红:高兴完了高兴,一宿都没睡好觉,真的,真的,一宿没睡好觉。

据不完全统计,辽宁省棚改,组织了一万多名干部深入棚户区进行包户帮扶,每一片拆迁的棚户区都有对口帮扶单位,每一户居民都有具体负责人,而这些干部,他们在两年多的时间里,节假日加班总数超过100万天。

本溪市 建委主任 白光:棚户区改造,不光是解决老百姓居住问题,同时对政府执政方式在棚改过程中也是个转变,现在向更加贴近老百姓的方式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