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台小天地 文明大舞台


发布时间:2012/1/11 23:49:44                                              信息来源:央视网

近十年来,在北京的公交和地铁站台高峰运营时段,我们总能看到手举小红旗的公共文明引导员们,有人称他们“大嗓门”、有人叫他们“活地图”,而他们更是十年首都文明变迁的见证人。今年首个公共文明引导日,跟随他们,我们来看一看站台上的故事和变化。现在是早上6点半,天还没有亮,我旁边这个站台是北京市西城区的一个公交站点,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穿黄色制服的身影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她们就是北京市公共文明的引导员,正在做上岗前的准备。沈崇艳就是其中一员,51岁的她曾经是名手球运动员,沈大姐告诉记者,现在只要提前半个小时到岗,比以前轻松多了。十年前,她和队友们几乎每天5点多就得从家出发,岗前准备至少一个小时,光清理站牌小广告的铲子一年里就能磨掉三四厘米。文明引导员在引导排队之余,铲除站牌小广告,为乘客准备救急药和零钱,冬天里为了乘客保暖还特意给等候区的凳子绑上棉垫,一个个贴心的服务也深深感染着每一个乘客。根据首都文明办连续六年来的调查统计,在公共秩序方面,等车拥挤现象发生率六年来下降了37个百分点,加塞现象发生率下降了近九个百分点。十年间,公共文明引导服务从最初的公交、地铁站台已经扩展到了公园、剧场、赛场等地,文明引导几乎渗透到了百姓生活的各个领域。首都市民道德素质的提高了,引导员们的服务形式也在不断创新。十年间,他们不但成了安全防范与医疗救助的好手,还学着讲英语、打手语,用独到的文明引导方式保证着首都公共秩序的安全有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