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在岗位】曹妃甸港:乐在其中的“高空司机”


发布时间:2012/2/19 17:58:44                                              信息来源:央视网

河北曹妃甸港是我国能源、矿石等大宗原料的集疏港,也是北方最大的矿石码头,这里星罗棋布的塔吊上,有100多位“高空”司机,在指挥着卸船机精准工作。前两天,本台走基层记者张宏民来到这个码头,在30多米的高空体验了卸船机司机的甘苦。听说我想了解码头司机的工作,曹妃甸港区的工作人员给我介绍了两位“80后”:黄俊峰和张泽涛。迎着港口六七级的大风,我们爬上了操作室。张泽涛说,六年前刚参加工作时,心理上也有障碍,不过现在已经习惯了。黄俊峰和张泽涛的工作是通过机械操作一个巨型的大抓斗,把到港的万吨货轮上的矿石,以最快的速度卸到一个漏斗里,再通过传送皮带送走。他们两个人轮岗,一个人上机操作的时候,另一个人就一直站在后面监看各种数据,由于操作室就在大抓斗上方,抓斗如果抓满一斗,毛重就有60多吨,因此,它移动时的震荡就使得操作室里颠簸得非常厉害,才呆了半小时我就觉得不太舒服了,而他们经常一呆就是十几个小时。卸船机的操作看起来很简单,其实这是一个特别有技术含量的活,两根操纵杆一根管抓斗的移动,一根管抓斗的闭合和钢丝绳的松绳量,司机通过电子数据,并透过脚下的玻璃目测船舱矿石的深浅、取料方向。每一次抓斗既要快又要多,还要操作精准,绝对不能撞到船舱壁和漏斗墙上,因为这个几十吨重的大家伙,只要碰到就会是一次重大的事故。因此,他们上岗之前,至少需要接受半年的培训。而黄俊峰和张泽涛,是整个公司单车作业纪录的保持者。从最开始的一片汪洋,到现在的吹沙填海,曹妃甸港已经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矿石码头。这里的万吨货轮就来自十多个国家,进口的矿石又分三十几种,他们说起这些矿石来更是如数家珍。第二天晚上,是黄俊峰和张泽涛的晚班,我们又和他们一起登上了卸船机。他们说,晚班最难熬的是到凌晨2、3点的时候,不过,除了聊聊天,做做俯卧撑,他们还有自己的“防困绝招”,那就是飙车!这个“飙车”的确是防困的好办法,大家都突然有了精神,平时输得多的张泽涛卯足了劲,这次居然比黄俊峰多抓了13吨,奖品就是他们最需要的按摩。抓到一个工作的间隙,小伙子们拉着我去看港口的夜景。(视频编辑:张贝龙 文字编辑:孙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