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降水严重偏少,吉林等东北四省区遭遇近62年降水最少的冬季,发生春旱的基础已经形成。东北各地采取措施,积极应对。黑龙江、辽宁、吉林和内蒙古四省区是我国粮食的主产区,产量占全国的近四分之一,对于粮食安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去年12月以来,东北地区降水偏少3到8成,水库蓄水和江河来水也相应偏少。面对这种情况,全国第一产粮大县吉林省榆树市,引导农民春播选择抗旱的品种。记者在吉林省前郭县灌区还看到,在确保不影响泄洪的前提下,他们已经开始把一车车石头运到江面上,这样做就是等到冰融化以后,石头沉到水里,抬高水位,便于抽取江水灌溉农田。除了这些措施,东北各省区还加大投入,仅吉林省今年就拿出春耕备耕资金175亿元,比去年实际增加24.9亿元,省里要求资金提前下发,增强农民抗旱保春播的能力。(文字编辑:林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