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春耕】好品种 高科技 春耕备耕正当时


发布时间:2012/3/17 23:36:44                                              信息来源:央视网

常言说得好,“过了惊蛰节,春耕不能歇。”正值阳春三月,春耕备耕的热潮在祖国大地从南至北掀起。工业化育苗,机械化插秧,春耕资金送到地头,大型农机欢畅田野,春意盎然的勃勃生机已经铺展开。刚刚过去的2011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八连增,新的一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否保持高水平?俗话说,“秧好一半谷”,从今天开始,本台新闻联播和新闻频道同时推出系列报道《大春耕》。海南三亚凤凰镇秒林村的农民这两天正在抢种第一季水稻。相比往年,今年凤凰镇全面采用的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生产新方式很受农民欢迎。跟传统的种植方式相比,工厂化方式培育标准化秧苗不仅节省了育秧的环节,还能让刚采摘完冬季瓜菜的农民省心、省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机械化插秧,亩产会比传统插秧增产10%左右。今年,光是秒林村采用标准化育苗、机械化插秧的水稻面积就已经有两千亩。在黑龙江垦区,更多的农业科技用在了今年的备耕上。在亚洲最大的智能化浸种催芽基地,技术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农场所有水稻种子的浸种催芽都可以在这里实现智能精准的控制生产。它可以一次性浸种催芽1000多吨良种,覆盖耕地面积20万亩。眼下正是内蒙古土豆主产区武川、乌兰察布等地土豆选种、备肥的时候,虽然经历了去年的滞销,但记者在当地了解到,很多农民今年并不准备放弃种植土豆。去年,朱宝宝种了300亩抗旱、抗病能力强,名为“克星一号”的土豆。没想到,土豆价格猛跌,让他亏了不少。就在那时,他发现“后旗红”土豆虽也受影响,但价格下跌并不多。所以,今年他计划新种植150亩的“后旗红”土豆。乌兰察布、武川等地政府也在帮助朱宝宝等当地农民了解土豆种植信息,并计划加大对种植户的补贴力度,土豆深加工企业也计划在今年引进。(视频编辑:鞠澄昊 文字编辑:温凤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