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继续关注贵州长顺县敦操乡“背篼干部”的故事。春耕劝老乡改种收入更好的高粱,得一家一家地劝,今天他们又会遇到什么问题呢?为了引导大家种高粱,乡党委书记胡荣忠想请去年种过高粱的农户出来动员其他人。莫水桥去年种高粱多收了1000多元钱,可是他却说今年不想再种了。在打召村,有一多半人都要领低保和救助粮。莫水桥看着别人家领东西,心里不痛快。正好胡荣忠来劝种高粱,莫水桥趁机讲条件。莫水桥家的这套房子有近500平米,春节前刚完工,一共花了20万元。除了国家给的危房改造款,还向亲戚朋友借了不少钱。看到书记不松口,莫水桥的妻子也着了急,赌气说不给低保就不种高粱。胡荣忠见莫水桥两口子用种高粱来向他额外提不符合国家政策的要求,也来了火,转身就走。已回到楼上的莫水桥一见,又连忙喊他。莫水桥一个劲儿地喊,直到胡荣忠走进他家。按当地的风俗,朋友进门就要喝酒,莫水桥把酒一一倒上,胡荣忠也解释起了低保政策。莫水桥一家六口人,除了种地以外,夫妻俩在外打工每月能挣1000多块,在当地条件还算比较好,所以从来没有拿过救济和低保。莫水桥跟胡荣忠说,盖这幢新房子已经用光了家里的积蓄,现在确实连吃饭都成问题。胡荣忠说,在敦操乡这样条件艰苦的地方给老乡做工作,还是要先想办法解决他们眼前的困难,再引导他们干点事,一步步推动村民改变观念往前走。胡荣忠说了,在敦操乡工作,最大的挑战还不是条件艰苦,而是乡亲们的观念不容易被改变。虽然乡干部尽心尽力,但在去年全县年终考核的初评中,敦操乡竟然得了个倒数第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一份成绩单呢,它又会给“背篼干部”带来什么影响呢?请继续关注。(视频编辑:张贝龙 文字编辑:温凤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