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村串户的村医,是支撑我国基层医疗保障网的重要力量。新一轮医改三年来,国家通过不断加大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投入力度,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保障水平,稳定了村医队伍,提升了基层医疗服务水平。驳克乃老人,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名老村医。从医三十年,负责给农十二师牧二场211户牧民看病,虽然一共才728人,却分布在了2100多平方公里的广袤区域里。为了给牧民看病,驳克乃大夫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马背上度过。一年七、八个月在外巡诊,让老人的腿落下了毛病。骑马时间一长,驳克乃就有点支撑不住。老医生盘算着让儿子来接班。随着国家新一轮医改的启动,政府加大了对基层医疗网点的投入。驳克乃大夫的工作条件越变越好,村里不仅修了新的卫生室,还添置了很多先进的仪器设备,更重要的是,为了加强村医队伍建设,去年国家还专门出台了文件,将村医的保障、待遇、补偿等首次以国家文件的形式做了明确规定。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039名像驳克乃这样具备执业资格的村医,都被纳入到了县级卫生医疗机构的编制内。现在驳克乃的收入比他们的牧场书记还要多。看着父亲一天天变好的生活,儿子最终选择了放弃之前学的外贸专业,重新报考了昌吉医学院。现在一到周末,小伙子就会回到村卫生室,一边照顾父亲,一边也算实习了。三年来,驳克乃大夫所在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累计投入医改资金5.4亿元,完成了2617个村级卫生室的标准化建设。同时,由于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已经覆盖到了村,牧民们在卫生室买药都能享受到零差价的优惠政策。新一轮医改的实施,确保了基层医疗保障水平得到了有效提高。(视频编辑:张贝龙 文字编辑:翟亚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