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基层·问暖】大凉山里的孩子:我要读书


发布时间:2012/2/27 0:17:44                                              信息来源:央视网

本台走基层的记者在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采访时发现,山里的孩子们,需要生活上的帮助,同样需要教育上的扶贫。美姑县尔解卡峨村有149户村民,因为父母吸毒或者感染艾滋病,全村有20多个孩子成为孤儿或事实上无人照料的儿童,石依、石伍小姐妹就是这样的孩子。因为吸毒,她们的母亲去世了,父亲也进了监狱,家里的房子和地已经全被父母卖了。村委会把原先的村活动室腾了出来给她们住,又送来了两套课桌椅,还安排人给屋里通了电,安上了电灯。虽然电费是村里帮着交的,孩子们白天写作业,还是把桌子搬到外面写,说是为了省电。姐妹俩非常好学,尤其是妹妹石伍,在班上成绩非常好,而记者在帮她检查寒假作业的时候,还是发现很多简单的地方都错了。能上学,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对这些深受毒品伤害的孩子们来说,尤为重要。但是我们在采访中看到,尽管国家大力推行免费义务教育,仍然有不少失依儿童因为现实困境而辍学。布拖县益吉村的吉地子贵,因为要照顾两个弟弟,上到小学6年级就辍学了。今年在开学前夕,县里想办法把他年幼的弟弟安排进了福利院,好让子贵能够安心读书。帮助子贵这样的孩子,也是当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要攻坚的难点。在凉山这样的地方,不光是像子贵这样的失依儿童,几乎所有的山里孩子,改变命运都要靠教育。美姑县觉洛乡典验村小学有240多个学生,很多孩子是走一两个小时的山路来上学的。校长伍尔拉林告诉我们,很多原先不重视教育的家长,现在也知道让孩子们读书,不能再耽误了。吉克拉古今年已经18岁了,才上六年级,很多同龄的孩子已经出去打工了,但拉古的梦想是要一直读到大学。他还很谦虚地说自己的成绩一般。这里的孩子都和拉古一样,进小学的时候一句汉语也不会,加上课外阅读和语言训练都跟不上,小学都快毕业了,汉语表达还是挺吃力的。孩子们很想听听北京来的阿姨是怎么读书的。山里的孩子想读书,政府这几年也在不断地加大教育投入。不管走到哪个地方,最漂亮的房子都是学校。在美姑县井叶特西村,新的小学已经建起来了,但是图书室还没有着落。四川新华文轩的叔叔阿姨,专程从成都开车过来,给孩子们带来1000多册课外书。房子好了,学生进来了,但是配备课外书、引进老师、建宿舍,后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条件差、待遇低,年轻教师就引不进来也留不住,没有老师,音乐课、美术课,甚至高年级的主课都开不起来。当地干部说,改变教育面貌,要靠国家不断地加大投入,要靠外界的爱心支持,更要靠凉山人自己形成共识、坚持不懈。(文字编辑:林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