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军区某雷达仓库高级工程师刘茹,是我军首批特招入伍的地方大学生干部,她扎根基层28年搞科研,多项成果填补我军空白。近日,一场红蓝实兵自主对抗演练在南京军区举行。“装备保障感知系统”的投入运用,让指挥员实时掌控着战场的信息。南京军区某雷达仓库高级工程师 刘茹:比方缺弹药,缺器材,缺人力,装备坏在哪,这样一种信息,就可以通过这个态势图展现在保障指挥员的面前。这套系统是刘茹的第46个科研攻关课题。1984年,从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的刘茹被特招入伍后,她主动申请到偏远山沟的修理所工作。专业不对口,她放下架子甘当小学生;3次调整岗位,她主动适应从不抱怨;2005年,刘茹第一次给武器装备安上了“条码身份证”和“电子档案”,当这套信息化保障系统准备推广应用时,刘茹觉得还不够完美,突然叫停了。南京军区某雷达仓库总工程师 杨作祥:当时就有人讲,项目都已经获奖了,还要花那么大的力气去改进干什么呢。南京军区某雷达仓库高级工程师 刘茹:一个项目,不要为了拿奖而拿奖,当它成为一个奖以后,一定想办法让它转化为成果,当我看到被转化的时候,我说心里话,这个时候是我最快乐的时候。不断收获成果的同时,刘茹也落下了心脏病、肾结石等一身疾病。这12本病历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医生的医嘱。刘茹的丈夫 夏晓鸣:在干事的时候,注意力非常集中的时候,精神很好,她能扛得住,等一到家了,人就蜷缩在床上,疼痛啊,人缩成一团,整个身体蜷缩起来。入伍28年来,刘茹破解了我军装备保障信息化多项重大技术难题,先后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二等奖,46项科研成果全部得到推广。(视频编辑:王青涛 文字编辑:刘宣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