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投入6000亿元新建4亿亩高标准基本农田,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全面提升耕地质量。画面中这个穿着白大褂的人叫蒋建华,曾经是陕西榆林市小纪汗乡大纪汗村的一个靠种地为生的农民,但现如今,他已经放下锄头,成为了一个商人。蒋建华说,这种变化得益于我国正在推行的土地整治工程。他生活的大纪汗村地处毛乌素沙漠的边缘,村子里大片的沙丘地就一直困扰着村里人,因为不能保持水土,上面只能种植红柳等作物,收入很少。就在这时,我国的土地整治项目瞄准了这里。治理好这两害,成为大纪汗村土地整治能否成功的关键,科研人员反复试验,根据农作物的不同,把砒砂岩粉碎后,和沙子按照不同的配比,混合在一起,形成了适合不同农作物生长的土壤。这样,大纪汗村一期土地整治的2300多亩沙丘地变成了可耕地,并被当地一家大型农业公司租赁下来,搞起了规模化种植。如今,蒋建华依靠这些土地的出租,每年就能收入将近四千块钱,翻了足足有将近20倍。除了陕西榆林的土地整治模式,全国其它地方还通过对水土流失地、盐碱地、沼泽地等土地的整理、开发、复垦,十一五期间,我国新增高标准基本农田1.6亿亩。十二五期间我国土地整治将继续发力,华北平原区等10个农用地整治重点区域,冀东煤炭钢铁基地等10个土地复垦重点区域,500个高标准基本农田示范县建设等一系列项目已经获批,并开始实施。(视频编辑:金月展 文字编辑:安梦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