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自行研制的最先进综合海洋调查船“海洋六号”在南海北部区域对 “可燃冰”资源进行了深入调查。本台记者随船进行了独家跟踪报道。“可燃冰”,学名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甲烷和水分子在低温高压下结合的化合物,因为它形似冰块却能燃烧而得名,是一种燃烧值高、清洁无污染的新型能源,多存在于深海海底,分布广泛而且储量巨大。2007年我国在南海首次获得可燃冰样品,成为世界上第四个通过国家级开发项目发现“可燃冰”的国家。为此国家专门设立重大专项,加强了对南海“可燃冰”的勘探工作。今年我国将在南海北部前期勘探的基础上,圈定重点富集区域,为明年的钻探取样做准备。专家介绍,可燃冰在温度、压力变化的情况下很容易变成燃气形态,非常便于民用,但其不稳定性却增加了开采中的难度,一旦发生大面积海底泄漏,将引起温室效应,因此各国对可燃冰的开采都十分慎重。(视频编辑:杨书杰 文字编辑:孙继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