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分组审议:走自主创新之路 建设创新型国家


发布时间:2007/3/15 6:42:43                                              信息来源:央视网

自主创新是民族自强的灵魂。连日来,人大代表在分组审议中,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积极建言献策。

人大代表 熊维政:国家从战略上确立了企业作为创新主体,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跟市场结合,跟产业结合,形成产业竞争力。

人大代表 孙丕恕:“我们想通过自主创新,紧紧围绕高性能计算机等关键技术进行突破,展开与跨国公司角逐,参与国际竞争。”

人大代表 竺延风:“(市场竞争)你需要更好的质量,你需要更低的价格,更好的节能安全环保,无一不是靠科技进步来的。”

人大代表 郝续宽:对企业来讲,创新就应该集中优势兵力、舍得投入,才能形成核心竞争力。

人大代表 陈虹:打造自主品牌,不仅仅是推出几款产品。

人大代表 蒋远华: “开发产品需要管理技术、信息技术、团队素质,这些创新内容更重要。”

人大代表 缪昌文:“还要做一些集成创新,就是把其他行业的技术引进到我们的行业中来,加快创新的步伐。”

人大代表 雷菊芳: “不是说在西部的传统产业就没有创新的平台,你越是在坚守方面做得好,就越能在创新方面厚积薄发。”

人大代表 多吉: “藏医药要从特色做成国际标准化这方面下大力气,这样做才能做强做大。”

人大代表 肖雅瑜:“我们株洲生产的交流传动系统,是专门为公交车提供动力支持,又节能又环保,现在市场需求很大,就是因为我们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记者:现在,北京的103、108线路的公交车都用上了肖雅瑜代表说的核心技术,明年,会有1000辆这样的节能环保车为奥运会服务。自主创新技术就是这样改变着百姓生活。我在旁听代表分组审议的时候,听到了许多这样的例子。

人大代表 李宏:我们云南自主研发远程可医疗系统,具有50多种自主知识产权,现在这个系统已经是县县通了,得了大病,就算是在边远山区,也能轻轻松松地看上北京的专家号了。

吉林、黑龙江、江西、江苏、福建团代表认为,创新型国家应该是科学精神蔚然成风的国家,只有在这样的环境里,自主创新才能够顺利推进。

人大代表 郭华: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

人大代表 张竞强:建设新农村,普及科学知识、培养具有创新观念的农民的工作同样非常重要。

人大代表 周旭:目前科技界有那么一少部分人有一种急于出成果、急于出名(的风气),这种风气影响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人大代表 李玉英:对科技工作者来说,首先要讲求脚踏实地,把不务实的浮夸、炒作清除出科技领域。

人大代表 高同庆:只有从孩子开始培养创新精神,我们这个国家才能够持续不断地去创新、去发展。

人大代表 童若春:既要培养孩子的求实精神,也要大力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

山西、贵州、广东、广西、海南、天津团代表在审议时认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体制和机制创新同样重要,要努力打造一个鼓励创新的良好环境。

人大代表 李达球: “政府要建立和完善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政策,营造企业自主创新的环境。”

人大代表 慕德贵:与技术、人才相比,体制和机制创新的作用更是基础性的。

人大代表 杨梅喜:现在谈自主创新谈得很多了,大家也认识到它的重要性了,但还需要进一步形成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

人大代表 张立勇:“我认为各级政府应该用具体的制度把自主创新的理念固定下来。”

人大代表 梁卫国:“要瞄准国际国内产业和技术发展的前沿,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能够有效整合本地科技资源的发展规划,以更好地指导企业的技术创新。”

人大代表 王文京:在国家自主创新扶持基金的安排上,建议一定选择能够形成竞争优势,而且在市场行业上成为龙头的企业。

人大代表 谭旭光:“创新有很大的风险性,政府应当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评估机制,以促进创新人才的成长。”

人大代表 厉志海: “尽快出台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操作性强的财税、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

人大代表 马金虎:政府应该通过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对创新行为进行鼓励和保护。

人大代表 苏耀荣:(建议政府)从增强企业创新意识、解决融资难题等方面入手,为自主创新提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