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今年不论是在劳动力的输出地还是在工作地,不论是企业还是政府,改善农民工的各项工作保障条件不仅种类多,而且方式活。
记者:这里是陕西商洛火车站,今天从这里出发的农民工,大多数身上都有这样一张小卡片,凭着这张卡片,一旦出现意外,他们会获得数额不等最高10万的保险赔偿。
农民 王宇锋:这个是免费赠送的。
记者:谁送的?
农民 王宇锋:商州区职业介绍中心。
在政府的推动下,商洛市超过6万名民工出发前就拿到了保险。不仅在出发地,农民工到达地也出台了多项保障新举措。今年返回北京地铁十号线建设工地的首批农民工人手领到一张IC卡,通过这个卡,他们的基本情况就能清晰的显示在电脑上。
中国铁建十六局十号线十八标项目部副书记 程彦贵:克服了原来包工头,虚报冒领的现象,就是假造了花名册,也对不上这个卡。
在江苏常州,市总工会和企业为50万外地务工人员办理了农民工互助保障,构筑起社保以外的第二条保障线。 广东东莞市为吸引优秀农民工也动了不少脑筋。
中共东莞市委书记 刘志庚:政府准备拿出3000多万元,对凡是在东莞报户,也就是常住户口的,外来务工人员,进行免费培训。
保障多了,农民工外出信心足了,但记者日前在四川采访时发现,许多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准备这次回去不签合同。
农民工 张宝柱:这次我不打算跟他们再签合同了,因为我们有技能。
对此,专家提醒,尽管现在劳务市场技能性人才供不应求,但如果农民工没有签订合同,权益就很难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