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科技提升花卉蔬菜含金量 鼓起农民钱袋子


发布时间:2007/2/28 11:11:43                                              信息来源:央视网

从“靠天吃饭”到“靠科技发展”,各地在花卉蔬菜种植过程中充分运用科技手段,节日里这些高科技含量的花卉蔬菜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也鼓起了种植户的钱袋子。

山东台记者 贾盎/闫虹

这里是济宁市农业高科技示范园的蝴蝶兰组织培养车间,透过这一排排洁净的小玻璃瓶,可以看到稚嫩的幼苗在安静的生长,你可别小瞧这些小苗,它可是利用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单细胞植物克隆技术完成的。

植物克隆也称植物组织培养,就是对引进的蝴蝶兰种苗进行克隆,不仅大大降低了成本,还形成了规模生产。现在,山东济宁蝴蝶兰的产量已经占据全国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春节期间还大批远销国外。

春节期间,湖北国家重点农业科技园着实火了一把,上千吨反季节水果、蔬菜全被武汉各大超市订购一空。在园区大棚,高科技设备比比皆是,农作物享受着从根系到叶面的“全程服务”,这些作物根部的小型仪器是专门测量土壤含水量的,监测仪用来监测叶面水分蒸腾量,这样可以精确计算出每一个生长周期需要多少水分。有了精确的数据,再加上先进的滴灌技术,更能让蔬菜生长达到最佳状态。

湖北省水利厅农水处副主任 程国银

滴灌就是水均匀地滴到根部 它的好处就是增加土壤的活性 它的灌溉质量是最高的

目前,湖北省已经在逐步推广科技园的实用技术,其中滴灌技术以省水省工的突出优势,仅此一项就为农民每亩增收60元以上。

在四川乐山,听说花木科技园区的技术人员和花农发明了一种让小树迅速成材的妙招——人造大树技术,这两天许多外地客商都来预定苗木。

乐山五通桥区花木科技园区花农 谭祖全:

我们的人造大树是用十根,甚至二十根(小树)把它用铁钉、用生根粉、用消毒药剂把它组成一棵大树。

一棵60公分的大树一般需要三十年才能长成,而这样一棵通过科学捆绑技术扎成的大树,三年就能进入市场,价值提高了十倍左右,去年乐山花木种植户人均纯收入就增加了400多元。

在江苏淮安、江西赣州,无土栽培技术培育出来的金边瑞香花每盆成本降低了1块多钱,利润却提高了四、五元。在河南洛阳,4月份才到花期的牡丹花提前盛开,原来由于催花和移栽技术不过关,开一次花要等两三年,通过实施套袋栽植技术后,盆栽牡丹不仅年年开花,还能赶在春节期间提前绽放。

河南洛阳花农 张松峰

我们的牡丹现在是一年卖得比一年好,前年我们卖了1000棵,去年我们卖的大概有2000棵,今年我们这上万棵牡丹

在福建漳平,野生杜鹃和西洋杜鹃嫁接而成的盆景杜鹃成了春节花卉市场的抢手货。先进的嫁接技术再加上合理的营养配方,可以控制花期,塑造花型甚至改变花香。今年春节前,种植大户傅银清还和北京奥组委签订了购销意向书,届时,3万盆宝塔杜鹃将空运京城,装点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