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新年到来前,各地又有一批群众告别居住多年的危陋房,住进了政府帮他们修建的新居。
记者:这里是刚刚建成的铜川市荣华小区,这两天,搬离棚户区,搬进新楼房的人们兴高采烈的娶回了一个又一个新娘。
荣华小区居民:光这段时间,我们小区就接回了十几个新媳妇。
老郑家的儿媳妇也是前两天过门的。过去,这里是陕西铜川有名的棚户区,500户居民住在50年代建造的窑楼里,户均居住面积不到20平方米。
去年,铜川市投资3600万元改造了这个棚户区,老郑家不但住上了70多平方米的新房,儿子相恋多年的女友也娶回了家。目前,铜川市四分之三的棚户区已经改造完毕,6800多户的住房困难群众搬进了新家。
如何既让棚户区群众“住得好”、又让他们“过得好”,是吉林省棚户区改造中着力解决的问题。年前刚从棚户区搬到新家的王树恩老人,这两天正和老伴忙着布置54平方米的新家。考虑到他家比较困难,年后小区将为他们提供一个工作岗位。
长春天富物业公司副经理 贾树伟:通过给他们提供稳定的工作收入,帮助他们提高生活质量。
吉林从2006年开始实施的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一年来已为45万群众解决了居住困难问题。今后两年还将有50多万人受益。
春节前夕,长沙市最后一个棚户区改造完成,近200户回迁居民搬进了新小区。在安徽、湖北、黑龙江等地,年前也有30多万户住房困难群众告别了危旧的老房子,搬进新居,迎接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