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奥运会,做好东道主,北京市采取多种措施建设交通文明,改善交通秩序和社会公共秩序。
春节期间,位于繁华市区的北京地坛庙会门口的人流骤然增多,交通协管员李建国又像往年一样被抽调过来,帮忙疏导交通。
交通协管员 李建国:以前的交通特别乱。这人低头就过马路,也不听从管理,我们劝都劝不住。现在的人觉悟高了,都遵守交通规则了,我们的工作也就好做多了。
目前,北京市共有7000多名交通协管员和文明乘车监督员,常年忙碌在各路口和公交站台,引导市民遵章守法、文明出行,城区已有一半公交站台成为文明站台。
2003年底北京市《交通文明宣传教育五年规划》出台,除城镇居民、中小学生以外,300多万外地来京人员的交通安全教育也成为各级政府必须放在心上的重要工作。为此,北京市组织人员进社区、下工地宣传交通秩序,并确定每年的11月22号为“路德日”、每月的11号为“排队推动日”,倡导市民文明出行。
调查显示,在各方努力下,北京市过去一年行人乱穿马路和非机动车闯红灯等最突出的违章现象,都减少了一半以上。
首都精神文明办公室主任 张慧光:迎接08年奥运是提高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的契机/但是这种努力不会因为奥运结束而结束,建设精神文明将会形成一个长效的机制,长期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