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共建和谐】变大为小有加有减 高校“内外兼修”促就业


发布时间:2007/5/2 13:27:43                                              信息来源:央视网

今年是国家确定的大学生就业全面服务年,各地高校从完善外在环境和内部专业调整两方面入手,努力使毕业生的就业路越来越顺畅。

熙熙攘攘的大型招聘会、人头攒动的求职大学生,这样的场面今年在宁波大学已经很难再看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设在校内的小型人才市场。

记者:除了最新信息,这里平均三四天还会有一场专业性的小型招聘会。去年,宁波大学做过一项调查,80%以上的毕业生求职主要是去校外参加各种大型招聘会,东奔西走,盲目性大,平均每人要花费上千元,还会严重影响学业。

宁波大学党委书记 程刚:我的孩子也在外地读书,所以这个(作为老师和家长)心情是一样的,那么在就业的方式方法当中,我们搭建与各县市区互通的这么一个平台,使同学了解企业,也使企业了解同学,所以这种成功率比较高。

大四学生孙淑君清楚地记得,去年底她去校外参加过一次大型招聘会,挤了一上午,才投出去一份简历还石沉大海。今年学校把人才市场引进校园后,三个月时间她没出校门就参加了十几场小型招聘会,和三家单位达成了就业意向。

宁波大学应届毕业生 孙淑君:人不是特别挤,而且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也很明确,可以很好地和用人单位交流。而且我觉得这样给我们毕业生节省了很多去外面跑的时间,更好地来完成我们的学业

目前,辽宁、江苏、新疆等地,也在高校设立了人才分市场。把招聘会由大变小,为毕业生营造的是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一些高校的有加有减,注重的则是提高人才竞争力的内功。天津工程师范学院是国内第一所专门培养职业教育师资的本科院校,与一些院校盲目追求综合性、急于升格为大学的做法不同,他们五年来把70%以上的资金投入和80%的招生增加计划都用在了被为蓝领专业的数控等技能应用型专业上。

天津工程师范学院院长 孟庆国:我们还是始终坚信这一条,一流(高校)是不同类别的,那么我们为什么非要去争已经有的那些老大哥学校经营大学的那个一流呢

现在这所学院80%的本科毕业生都能同时获得中高级技工等专业资格证书,平均一名毕业生有三家单位可以选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则做起了减法,根据对人才市场需求的长远分析,已经有20%以上的专业被限制和减少招生,仅法学专业就由每年招1800人减少到了800人,原先的名牌专业国民经济管理已经三年停止招生。

惠民速递

国家将建立完善大学生就业信息发布制度和网上联合招聘制度。

教育部将实行高校就业率评估制度,今年一批就业率过低的专业将被停止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