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国企成功改制整体扭亏


发布时间:2007/5/26 4:15:43                                              信息来源:央视网

三年前,哈尔滨的近2000户国有企业中,有一半企业亏损。是把企业卖掉甩包袱,还是继续拿钱扶持,哈尔滨市采取有效措施,让1726户企业成功改制、整体扭亏。

记者现场:您现在看到这条啤酒罐装线,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一条无菌罐装线,这个罐装线对于拥有着100多年历史的哈尔滨啤酒厂来说,它的意义就在于通过它罐装的哈尔滨牌啤酒,将首次销往美国。

就在哈尔滨啤酒将源源不断销往国外的时候,有着55年历史的哈尔滨量具刃具厂的员工们,却在为贴着德国著名商标凯狮的机床零部件紧张忙碌着。

哈尔滨量具刃具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魏华亮:生产非常紧张,就这个产品,每年可以给我们增加近400万欧元的销售收入。

企业的红火,两家的负责人给出的答案都是企业改制注入的活力,但在改制过程中,这两家企业走的却是截然相反的道路。三年前,哈尔滨全面启动国有企业改制。当时许多外来的客商希望对哈尔滨的国企注资,这两家企业也在其列。哈尔滨啤酒厂当时是市里一个创利能力比较强的企业,而量具厂却是拘捕维艰。

哈尔滨量具刃具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魏华亮:累计拖欠了职工6个月工资,很多通讯费交不上,电话也都停了,当初企业应该说一片狼藉。

一个是年利税近亿元的摇钱树,一个是背着3个多亿债务的老大难。如何谋划企业的未来呢,出人意料的是,每年几千万亏损的量具厂得到了政府1个亿的投资。

哈尔滨市国资委主任 朱海:处于纯市场化的企业那么这样的我们打算把它还原给市场,由市场去发展去壮大,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等等那么这些产业列入我们发展纲要的,我们叫大力的扶持它去发展去壮大。

用这1亿元,哈尔滨量具厂买下了德国著名的凯狮公司,通过借助凯狮的技术和品牌提升自己品牌的生产工艺, 2006年,新老品牌同时在国际市场打响,出口额接近2亿元。而借助国际公司的核心技术,哈尔滨啤酒厂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站稳了脚跟。2006年在没有裁掉一个原有职工的情况下,上缴的税收比改制前增加了近千万。两年来,在这把进退有序的标尺下,哈尔滨国有企业中,具有核心竞争力、属于重要经济领域的企业,其国有主导地位日益增强。

哈尔滨市国资委主任 朱海:在保持国有资本控制力的40%的企业当中,2006年我们实现利润是12.9亿元,比2003年全部企业实现利润还增长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