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安徽、江苏等地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春耕时节,正是农民向土地投入时候。湖南常德沧港镇农民梁正才今天一早就赶往镇信用社,准备贷上一笔钱购买农资。他告诉记者,过去缺钱他都是向亲戚朋友借,因为每次借的钱少,他嫌到信用社贷款太麻烦。
记者:那你今年为什么会想到要贷款呢?
梁正才:今年国家的政策好啊,贷款的手续简单了。
记者:你准备贷多少?
梁正才:200块钱,买点种子、化肥。
原来当地信用社早在年前就为每个农户发放了一张贷款证,贷款证上记录有每个农户的信誉等级和还款能力,农民凭证可以随时到当地的信用社领取5000元以内的贷款。梁正才出示了自己的贷款证和身份证后,不到五分钟,200块钱就已经拿到手了。
安徽绩溪县荆州乡是有名的山核桃之乡,以前因为资金缺乏,这里的山核桃种植一直难以扩大规模。一些专业户到信用社贷款,结果由于宅基地属于集体,农房又不能抵押,只好碰壁而归。
安徽绩溪县荆州乡农民:那个时候贷款很麻烦,我们也没有贷过什么款。
今年绩溪县信用社推行“联户担保”,只要两个以上的农户与信用社签订担保协议,贷款农户无需抵押最多就能拿到5万元的贷款。
绩溪荆州信用社主任 程谊:今年我们投放(贷款)有72户 31个联保小组,共贷出了270万元。
这几天,江苏响水县又有700多户农村贫困户从当地农村信用联社获得316万元的政府贴息贷款。这种贷款的年利率只有6%,政府提供一半的贴息。村民方道华告诉记者他们将利用这笔钱种植生长周期快、经济效益好的浅水藕。
江苏近年来累计对1000多个贫困村的80多万低收入农户发放贴息小额贷款近30亿元,这些农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