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 共建和谐】国家美术殿堂俯身迎大众


发布时间:2007/5/10 3:50:43                                              信息来源:央视网

中国美术馆近两年的参观人数是过去17年的总和,在不断推出高水平的艺术作品展的同时,他们努力降低门槛,让广大群众充分享受优质文化服务。

“五一”期间,中国美术馆推出了“五四”青年节青年免费参观日、万名外来打工者及其子女以及低收家庭免费参观等公益活动,使中国美术馆这一艺术殿堂成为普通大众汲取养料的文化场所。

节日里,在北京外来打工子女学校蒲公英中学就读的初三学生张天歌和近百位同学第一次走进美术馆,她们把一楼到五楼同时展出的7个风格各异的中外名家美术精品展细细地看了一个遍。

蒲公英中学学生张天歌:颜色特别鲜艳,我感觉自己的眼睛都用不过来了。看完一幅还不够,老是想一再一再地看,看完这幅看那幅。

今年,中国美术馆以企业赞助方式先后启动了十万大学生走进美术馆、农民工参观新农村主题展、青少年美术讲座等公益活动,仅一季度参观人数就突破了20万人次,是去年总人数的一半以上。

北京大学学生彭放:中国美术馆的这项举措,为我们开辟了很好的美育课堂。

过去单一的陈列职能让美术馆一年承接大大小小、参差不齐的展览200多个,现在他们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自主策划为主,先后推出学术领先、国际一流的印象派真品展、俄罗斯艺术展、美国300年展等大展,让人们尽享世界艺术的优秀成果。

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美术馆一方面要保持它的高水平,也就是它的展览项目、学术活动的高水平,但另外一方面,低门槛使得社会各方面的老百姓都能够走进来, 00474918把单纯地从为艺术家服务、为美术家服务转变为为公众服务。

这里是中国美术馆的艺术品服务部,从这里的一些经营细节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的用心服务,这里的画册、艺术品全部以开价的方式供消费者选择。在一些公共美术教育方面,他们还推出了一些新产品,这就是供学画的孩子们临摹的画页,它可以让孩子们对照原作进行创作。

16岁的北京中学生张洋从小就来美术馆临摹画作,原来进美术馆要自己带小板凳,母女俩的门票钱也成为家里的一笔开支,2004年,张洋参加了美术馆面向青少年美术爱好者推出的“我在美术馆学画画”活动,妈妈的门票钱免了,张洋用的画板、坐垫儿也都可以免费使用。

中国美术馆副研究员公共教育部副主任何琳:我们每一次大型展览都会针对不同的观众群体推出的这样的问卷调查,了解观众对于中国美术馆的要求。以我们最好的服务,满足公众对文化艺术的需求。

【和谐展板】

今年全国各地以多种方式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北京推出平价电影超市、上海为社区居民发放百元40场电影阳光卡、广州推出优秀国产影片常年放、中直文艺院团开展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中影集团文企联手启动千县万乡数字放映活动。

艺术殿堂的门槛降低了,向人民群众提供的文化服务质量提高了,在这一“高”一“低”之间,是更多的老百姓对文化资源得到充分享有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