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老工业“退城”“进园” 环境治理经济效益双赢


发布时间:2007/5/28 20:20:43                                              信息来源:央视网

让重污染、发展受限的老工业企业退出主城区,进驻远郊工业园区重建新厂,一退一进,重庆工业实现了环境治理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重庆电池总厂过去是主城区的污染大户,虽然在2003年企业就有了国内首创的糊式电池无汞生产技术,但由于场地狭小,设备陈旧,这项环保新技术根本派不上用场,企业污染严重,资产负债率也连续十几年达到100%。

重庆市经委主任 吴冰:一方面污染严重的老工业企业在主城区没有了拓展改造的空间,而另一方面我们的远郊区虽然有闲置土地,却因为没有龙头企业带动,经济发展缓慢,这一结合,我们就想到了搬。

搬迁不是简单的复制,怎么避免污染异地转移?资金从哪里来?重庆市出台了鼓励政策,通过土地置换、免缴土地出让金和新厂房建设配套费等办法,不仅解决了新厂建设资金,同时企业还有余额用于清洁生产技术和工艺改造的投入。

重庆市电池总厂 厂长 徐星亮:通过搬迁,我们通过了重庆的清洁生产审核,实现了产品的无汞化。现在出口每个月都有定单,接单有时候还接不过来。

目前,首批完成整体搬迁的23家企业,不仅全部通过了环保测评,还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全部转亏为赢,资产负债率平均下降了50%左右,并为当地提供了近两万个劳动就业岗位。按照规划,到2010年底,重庆市将完成103家老工业企业的整体搬迁,在企业自身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同时,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将进一步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