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依靠精细化的管理和坚决的执行力,打造出中国国有企业独特的竞争力。
今年四月初,一份执行力报告的刊出在中海油上下引起强烈凡响,因为海洋工程公司第一次把去年按照各项计划、战略、制度应该完成的事情一股脑全列了出来,不但刊出完成的百分比,还把执行力不到位的事件有名有姓一一描述了下来,其中有关电焊的两起质量问题作为典型案例榜上有名。
原来,在焊接导管支架时,操作人员在本身下料不合格的情况下,一不上报,二擅自采取弥补措施,想在这个接点再接出一段合格长度的钢板来,被现场巡的质量人员当场发现并制止。
质量监督员:这个后果非常可怕,会导致整个平台掉到海里。
这家分包公司随即被清场走人,并且三年不许涉足海油的招标领域。而另一起质量问题虽然较轻,但也一样被不手软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分析了一个底掉,他们共列出了11条原因,并且将它们总结完善到现有的规章制度中。
执行力报告撰写人:其实这个原因分析有着表象(性),比如说分包商管理不到位,,但是核心是我们的制度、程序和落实不到位才造成有漏洞,这是更深层次的。
现在执行力在中海油体现为把想到的写下来,把写下的做起来,把做的事总结起来,把总结的经验或教训再送回到制度中,使其愈加完善。
质量监督员:主要是理念上的转变,从粗放到精细化的转变。
焊工:现在我们注重过程,我们有规格书,对从我们这出去的产品我们很骄傲。
从完全学习和引进国外的东西开始,今天的中海油已在国际同行中建立起独特的竞争力。
总经理傅成玉:我们现在建一个中等油田,国外公司用四、五年,我们只用三、四年,这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