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博物馆日:到博物馆“共享遗产”


发布时间:2007/5/21 2:20:43                                              信息来源:央视网

今天是第31个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是“博物馆与共同的遗产”。各地的人们纷纷走进博物馆,共享文化遗产。

今天,北京、天津、江西、安徽、河南、河北等地的许多博物馆向公众免费开放。首都博物馆公开展出了“我看博物馆”摄影大赛获奖作品。故宫博物院文物专家专门给500多名打工子弟学校的学生,上了一堂文物保护课。在辽宁省博物馆广场,孩子们则当起了义务讲解员,声情并茂地讲解安徒生童话,在马王堆汉墓博物馆,长沙盲聋哑学校的200多名孩子自己动手捏国宝泥塑、用画笔画出三星堆面具。

长沙市民 胡先生:对小孩很好,开阔了野,在娱乐中又学习了知识。

广东的民间工艺博物馆、广西的少数民族生态博物馆、黑龙江的地质博物馆、杭州的茶叶博物馆,各具特色的博物馆让市民眼前一亮。

在成都大熊猫博物馆,近千件大熊猫标本以及“熊猫家族辨别”等互动游戏,让人们轻松地了解了大熊猫的演化过程和生存历史。

为了让人们更好地“共享遗产”,今天,馆藏13万件文物的西安博物馆正式向大众开放。

西安博物馆的配置采用了很多高科技技术,游客们一进门就可以看见这样一个“西安博物馆”。

在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来自故宫博物院、首都博物馆等单位的专家正在给爱好文物收藏的市民鉴定文物。

8位专家鉴定了近2000件收藏品,山东省博物馆今天也为市民举办了一场大规模的免费鉴宝活动。为保护一条清朝的鹿纹鹅卵石路,南京博物馆考古人员干脆将足有10多吨重的4平方米路面整体搬到了博物馆内。

南京市博物馆 考古部副主任 祁海宁:文化遗产不仅是我们文物考古工作者的,还且是属于整个国家的,属于全体公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