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分组审议:社会保障阳光普照 扩大就业任重道远


发布时间:2007/3/16 3:47:43                                              信息来源:央视网

记者:总理报告中提出今年要在全国范围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我手里拿的就是河北基层代表带来的一个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证,代表们高兴地说低保为当地困难农民撑起了一把遮风挡雨的大伞。

人大代表 佟淑芸:就拿我们那(廊坊)来说吧,农村低保金三年前每人每年240元,现在已经涨到了500元,翻了一番多。

人大代表 范现国:农民的低保金钱并不算多,但是有了它,困难农民的生活就有基本保证。

人大代表 王平:中央下决心,关键在于落实,各级政府要把农村低收入群体的这笔“保命钱”真正落到实处。

人大代表 朱长富:制度建设尤为关键,一定要完善相关制度,特别是加强对社保基金的监督和管理。

人大代表 吴国龙:农民工最怕的是受了工伤无人管、得了大病无人问,建议对那些不参加工伤保险的企业,政府要加大处罚力度。

人大代表 黄传兴:现在城市已经实行了低保的政策,农村也正在要实现。我觉得农民工也是很大的问题,我觉得国家应该制定一些政策来解决农民工的低保问题。

人大代表 戴仲川:(农民工)到另外一个地方去工作了,这个(社保)没办法转移 建议要尽快实现社会保险的全国统筹。

人大代表 李邦良:(要)使农村低保的投入和制度能够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使农民今后的生活有一个长期的法律保障。

人大代表 陈惠娟:对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要建立长效的保障制度,要有一定的引导、资金,来帮助就业培训。

围绕报告中提出的“坚持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山西、广东、黑龙江、甘肃、湖南、陕西的代表积极建言献策。

人大代表 李大红:和谐的就业环境需要有公平的就业法律法规,要切实消除年龄歧、性别歧等就业不公平现象。

人大代表 姚中良:要积极规范和发展就业中介市场,让这里真正成为创业者、求职者获得政策指导、项目评估和法律咨询的桥梁。

人大代表 肖正海:经济越发展,就业门槛也会跟着“水涨船高”,所以就业培训要与时俱进,要让知识和技能的“充电”成为劳动者的终身课程。

人大代表 陈向群:各地政府应将就业规划、就业投入、就业培训等全部纳入促进就业的政府责任体系,并把促进就业作为一项考核“硬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