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市场存在四类常见价格欺诈


发布时间:2007/3/7 1:51:43                                              信息来源:央视网

记者今天从国家价格主管部门获悉,去年查处的价格违法案件显示,目前通信市场存在四种常见的价格欺诈行为。

位居榜首的是“电信运营商运用误导性的语言夸大资费优惠。”例如,某移动运营商在广告中称“只需要1314元,即可获得一部彩屏手机和1000元话费,包月只需10元,一生一世不用再花钱,畅聊一辈子。”但是对于“10块钱只能拨打接听市内电话”、“1000元话费必须一年内消费完毕”等附加条件没有标识。

另外,一些短信内容供应商依然存在收费陷阱。一位用户就收到过这样的短信:“喜气洋洋红色秀,三千梦想贺新春!回复短信,即可获得不同额度的话费。”用户随即回复了四十多条短信,并收到四十多条一角到三元不等的获奖信息,总计金额12.2元,而每条回复的信息都被收一元钱,总计40多元。

其他常见的价格欺诈有:“运营商向用户提供语音服务时,经常插播商业广告,占用消费者付费的时间”、“销售手机等通信产品时,商家往往标注并不存在的“原价”夸大其降价幅度。

相关部门表示,对于涉及价格欺诈的企业将处以20万元以下或违法所得1至5倍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