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位于冀中平原安新、高阳、任丘和雄县境内的白洋淀,由99个大小淀泊构成,面积366平方公里。抗日战争时期,这里诞生了一支神奇的水上游击队,被人民群众称赞为“白洋淀上好武装”。
1938年秋,中共原新安县委和抗日政府成立后,即在水乡三区成立了县大队三小队。不久,又以水上猎户为骨干,以40支水上打猎用的火枪为武器,成立了一支水上抗日游击队,为防止枪上的药孔被水打湿,队员们常在点火处插上一根雁翎,因而得名“雁翎队”。1939年秋,雁翎队在下张庄和下赵庄之间的芦苇塘里设下埋伏,歼灭敌人17人,生俘2名日军,首战告捷。
1943年9月14日黎明,雁翎队又在王家寨东边横埝苇塘设伏,全歼敌河防大队,俘获伪军河防大队长秦凤祥和日军小队长部十加三郎,缴获步枪100多支,轻重机枪各一挺和大批军用物资,创造了水上伏击战的光辉范例。
雁翎队员的水上作战,是冀中平原抗日游击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坚持敌后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