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岁举起焊枪,一干就是50年。凭借着一股钻劲,他攻克了焊接领域的道道难关。今天的《劳动者之歌》为您介绍河北省保定天威集团高级工人技师孟宪章。
前不久,天威集团接到一批生产新型壳式变压器的大定单,虽然利润很高,但客户提出的不锈钢焊接紫铜的技术要求,把大家难住了。
保定天威集团职工 于敬方:异性材料化学、物理(性质)差异比较大,所以几次焊接都没有成功,最后想到孟师傅。
孟宪章凭借多年的焊接经验,找准两种材料之间的共性,仅用两天,就解决了这个技术难题。
保定天威集团高级技师 孟宪章:这就好比两个不同性格的人一样,要捆绑到一起很难相处 你要找到了共同点。有共同语言了,他们就能在一起相处。
孟宪章的丰富经验,来自他刻苦钻研。焊接工最常见的姿态是蹲在地上,电弧飞溅、气味难闻,有时电弧打了眼睛难受得如同揉了沙子,即使这样,他也从不放弃过学习。50年下来,孟宪章的焊接技术锤炼得炉火纯青,虽然早已退休,仍然一直被集团返聘为技术顾问。一次,单位的一台卧式镗床主轴出现了裂缝,他用百分表卡在轴上,起弧开焊,眼睛扫着百分表的指针,把焊接部位的变形量精确到了1毫米的百分之一,焊完后主轴转起来分毫不差。
保定天威集团高级技师 孟宪章:一道焊缝就如同我的一个签名,我所焊的焊缝不允许有一点纰漏,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的起用户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