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奥运 讲文明 树新风】英语标识错误百出 小细节影响大形象


发布时间:2007/4/10 0:14:43                                              信息来源:央视网

记者:北京奥运会离我们越来越近了,但是在北京我们却发现了很多不规范的英文标识。同样是中华世纪坛,您看我上面的这个牌子,英文翻译过来是中华世纪庙,而在相距不到五十米的另外一块指示牌上,英文的意思却是中华世纪碑。

北京西客站前,有的标识是拼音,有的是英语,这让一些外国游客摸不着头脑。这是一家山西面食馆,细看招牌上的英语翻译,“面粉”的“面”翻译成了“面子”的“面”,结果可以吃的“面”就成了女孩子在脸上抹的“粉”了。

记者:看到这样的招牌您还敢去吃饭吗?

外国游客 杜大卫:我怕。

在一些餐馆里,菜单上的英语更是不知所云。“日式炒乌冬”是一道日本美食,但在这份菜单上却被翻译成了“白天的方式炒黑色的冬天”;“上汤”成了“上面的汤”;“三丝汤意粉”竟然是“三碗蚕丝汤和想法的粉末”。

此外,一些英文缺胳膊少腿的现象也十分常见。这家超市就把单词中的字母“R”写成了“P”。

外国游客:有些错误实在太滑稽可笑了,我们还会用相机拍下来。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来北京,我们希望看到一些清楚正确的标识。

据了解,北京市目前已经制定了《公共场所双语英文译法》地方标准,道路交通指示牌、菜名等英语译法都有了统一的参照。

北京市外事办主任 刘洋:英语标识一些小的错误将影响北京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到07年底,将把这些主要场所双语标识标牌进行统一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