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各地围绕农村食品安全和农资质量开展多种形式的咨询、宣传活动。
今天北京市开展了食品安全进农村宣传咨询活动,早上八点,上千村民就把活动现场挤了个水泄不通。
北京顺义区村民:今天学到的知识可以用到买东西上,购物时,(发现)这东西是假的,我可以理直气壮地跟他说,你这是假的。
山东泰安市在80多个农村集市上举行“辨假超市”,帮助农民把住“入口关”。
山东泰安工商管理人员:你看这瓶假酒就是印刷的比较粗糙,再一个你晃一晃比较浑浊,有沉淀的现象,这种大体上就可以断定为假酒了。
为了确保食品安全,浙江嘉兴通过建立专门的农村食品配送中心,将食品从企业和批发市场直接送到偏远农村,使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正宗的商品。今天在湖南株洲,如何辨别假农资和维权的书籍也成了活动现场的抢手货。
湖南株洲县水口庙村村民 安学美:(以前就)买过假农药,打虫子打不死。今天就拿了法律书籍,来看一下。
今天,全国各大中城市商贸、供销等行业的青年文明号集体纷纷组织服务小分队下乡进村开展打假活动,送优质农资到农家。江西南昌市专门开辟了热线电话、网络寻呼台,向农民及时传递安全农资商品信息。
江西南昌工商局 胡建辉:(我们)向经营户统一发放“农资产品信誉卡”,一旦农户买到假冒伪劣农资,可以通过这张信誉卡,追踪到生产企业。
为规范农资市场秩序,黑龙江、重庆、福建等地对农资安全进行执法大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农资坚决撤柜,并将收缴来的农药、种子等假冒伪劣产品集中销毁。河北、云南、安徽等地以行政村为单位建立消费者投诉站和12315联络站和消协分会,让农民投诉有门。
我台2007年“3.15”晚会将于今晚8点在我台一套节目现场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