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今年36岁的模具班班长袁政海曾经创造出三个全国之最。27岁成为全国最年轻的高级技师和全国技术能手;31岁又成为“中华技能大奖”最年轻的获奖者。在他的影响带动下,一个十七人的班组,八年间,48人次获得全国劳模、中华技能大奖等荣誉。
记者:这里是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模具厂,在这儿当了16年钳工的方悦就要离开袁政海班组到配件厂当厂长了,今天,同事们正在用这种方式为他送行。
袁政海班组 工人 方悦:这是我第二次离开这个团队,但两次离开这个团队的心情完全不同。
16年前,方悦刚进厂时并不安心当工人,离职去了外地,一年后一事无成又返回江铃。此时,当年与他一起进厂的同学袁政海已经成为厂里的骨干。
袁政海班组 工人 方悦:没想到做工人也能有出息,(原来在)技校读书的时候,我是他的班长,而现在他是我的班长。
袁政海班组 班长 袁政海:当时我对他说,你比我聪明,只要踏踏实实干活,一定能找到自己的位置,比我干的更好。
方悦回厂以后苦练钳工基本功,学习设计知识,创造出了一套提高效率、节约成本的“方悦工作法”。短短几年间就获得了“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等多项荣誉,并被破格评为高级技师。
51岁的万海明是组里资历最老的师傅,在年轻人的带动下,也买来了专业书自学起来。
袁政海班组 工人 万海明:现在年轻人都进步的很快,如果我们不好好学习就有可能被淘汰的危险。
记者:在袁政海班组,有许多小发明、小创造都是以工人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这只王春小灯虽然只是比普通的工作台灯多了一个能活动的手臂和一个能收线的底座,使用起来就方便多了,像这样的发明创造在这里还有很多。
工人万仁义创新的模具“分段、拼接”技术,为厂里节约费用60多万元;万海明开创的“展开料计算法”,下料时简单实用,准确度超过了工具书的算法。
袁政海班组 班长 袁政海:现代工人就是要勤于动脑,善于创新,这样才能把优秀的设计转化成完美的产品,这才是一个工人真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