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河南通过制定节能规划给重点耗能企业戴上“紧箍咒”,促进企业加强能源管理、技术升级,实现节能增效。
江苏台记者 陈雪阳:这里是南钢集团的能源管理中心,通过先进的能源管理系统,工作人员可以对生产过程中各个环节所产生的富余能量进行实时监控并及时调度利用。
能源管理中心的这套计算机系统有2000多个监测点,全天候监测各个生产环节,一旦能源有富余,报警信号就会出现。
南钢集团能源管理中心调度主任 陈兵:比如说现场中轧厂刚好停产了,高炉煤气监测点就出现报警信号,我们就会及时通知缓冲用户发电厂多利用高炉煤气发电。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通过自己的调节手段,增加高炉煤气柜的储存量。
通过加强能源管理,南钢今年预计可以节能6万吨标准煤。而这样的能源管理中心也是南京市近日开始实施的“十一五节能规划”中重点推荐的节能管理模式。规划中提出要通过加强节能管理、调整结构和推进节能技术进步三个途径实现全市95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目标。“规划”还对石化、钢铁等“耗能大户”规定了节能“硬指标”。
南京市经济委员会环资处处长 朱克军:我们就把950万吨标准煤节能的绝对量分解到重点的节能领域、重点的耗能行业、重点的节能工程里去,这样就增强了规划的可操作性。
记者:这里是河南舞阳钢铁公司第一炼钢厂。我身后的这台电炉刚刚完成技术改造,过去20多年来,这台电老虎(它)每炼一吨钢就需要耗电300多度,现在它的用电量下降了90%以上。
河南舞钢的炼钢电炉是我国最早的老式三极电炉。今年以来,舞钢投入1亿多元对它进行技术改造,自主开发了炼钢新工艺,利用铁水自身余热完成炼钢,每天单炉产量还能提高10炉左右。
河南舞阳钢铁公司副总经理 刘建国:过去电炉完全是靠电来进行(炼钢)的,能源消耗是非常大的,通过改造,一年可节省电耗8000多万元。
舞钢大幅降低能耗的动力来自于河南今年开始推行的 “3515节能行动计划”,计划抓好300家年综合能耗5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的节能工作,列入计划的这些企业都要开展能源审计和节能规划编制,落实不力的,就要暂停新上项目的审批、核准和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