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在华北同蒲路以东,津浦路以西,正太、石德路以北,张家口、承德以南广大地区创建的第一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被中共中央和毛泽东誉为“敌后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及统一战线的模范区”。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挺进华北抗日前线,首战平型关,取得了抗日开始后的第一个胜利。按照中共中央、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一一五师主力由五台山南下晋西南,开始创建晋西南根据地。其余约3000余人在政委聂荣臻率领下留驻五台山地区,着手创建敌后抗日根据地。他们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游击战争,很快在平绥、正太、同蒲、平汉路之间的晋察冀边区形成了敌后抗日根据地。1937年11月7日,晋察冀军区成立,在随后的反“八路围攻”作战中,歼敌1000余人,粉碎了日军的围攻。
【记忆录】
1938年1月10日,晋察冀边区经过民主选举,成立了行政委员会,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敌后统一战线性质的抗日民主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