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先锋】沈长瑞——情系百姓 为民解忧


发布时间:2007/4/13 19:26:43                                              信息来源:央视网

双休日一大早,北京市昌平区纪委常委沈长瑞就驱车来到了距离市区50公里外的老峪沟村,这是他第7次到于素琴的残保中心做回访了。

于素琴:恩人,包青天来喽。沈长瑞,你是我的一面镜子,你放心,我一定好好地干。

看见沈长瑞,年过六旬的于素琴不由地声泪俱下。原来,在沈长瑞刚上任主管昌平区纪委的信访举报工作不久,就收到了一封匿名举报信,信中举报一位乡领导借了原村养老院5000元钱,长时间赖账不还。钱虽然不多,但在群众中造成了极坏的影响。沈长瑞亲自查访,找到了借钱的那位乡领导,确认后当场就收回了借款,并亲自送到了于素琴手上。而出人意料的是于素琴拿到钱后,却又反映了另外一件事。原来,因为她追要借款得罪了那位乡领导,结果本应该享受的待遇和工资迟迟没有得到落实。

于素琴:他(沈长瑞)一听,说帮我去问问去,我说你别问去,这是我个人的问题。他来来回回跑了十多次,这五十多公里的山路,他到敬老院来没吃我一顿饭,没喝我一口水。

直到于素琴的待遇得到落实,工资补上后,沈长瑞才算给这次举报案画上句号。13年来,沈长瑞拖着带病的身体,足迹遍布了昌平的每个自然村。熟悉老沈的人都知道,他对困难上访户细致入微,而面对腐败分子,老沈总是铁面无私、毫不退缩。在查办某村原党支部书记万洪才贪污腐败问题时,有人就告诉他,查这个案子会影响前途。沈长瑞一听,牛脾气上来了说:“我的前途就是为困难上访者解决困难。”他毅然顶着压力坚持一查到底,不但将万洪才绳之以法,还把他侵占的13万5千元公款和集体资金全部追回。

有人见他这样玩命地干,就说,老沈你是负责信访的,对于上访举报案件转交有关部门查办就行了,何必自己一趟一趟地去跑。

北京市昌平区纪委常委 沈长瑞:作为一个纪检监察干部,我的一言一行,必须要给老百姓做主。

如何把信访的矛盾解决到基层,更好地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是沈长瑞在信访工作中一直探索的。为此他总结出了“变上访为下访、家访”,“变‘进门就接访’为‘先谈心后接访’”等5种创新方法。

为了使查办的案件“经得住历史检验”,沈长瑞还创造了“正反方辩论法”,常常假设自己是被举报人和调查人员辩论。

北京市昌平区纪委常委 沈长瑞:如果我把他们驳得哑口无言,证明证据不充分,还有漏洞。

十几年来,凡是沈长瑞经手的案件,没有一个人提出申诉。而且不少上访群众还同沈长瑞交上了朋友,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分子。沈长瑞给自己做了这样的规定:办公室不关门,手机号不保密,凡是举报自己看。

凭着一股正气 ,沈长瑞在履行一位纪检监察工作者职责的同时,也带动了昌平区纪委信访干部主动为老百姓办实事的好风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