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没人要的盐碱地如今成了香饽饽,一个企业的进驻招来了70多家配套企业,辽宁“五点一线”的整体开发,让沿海地区成了投资的热点地区。
记者:这片正在建设的大工地以前都是废弃的盐碱地,就在一年前,这样的地送都没人要,但是现在,投资5000万以下的项目,都没有资格在这儿落户,究竟是什么原因让这块地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
正是这块100多平方公里盐碱地,将营口和大海连在了一起,但营口守在自己40平方公里的地面上,从来没有想着去开发它。五点一线开发将这里规划成沿海产业基地后,这块废地一下成了香饽饽。
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管委会副主任 翟启昆:每万平方米土地投入强度如果说低于2400万人民币,也不要。
看看这个即将崛起的美丽的滨海新城区,你就会明白这废地为什么会变得寸土寸金。这里不仅有先进的装备制造区、化工产业区、物流产业区,还有新的居住区,休闲区。
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管委会办公室主任 吴伟营:沿海产业基地总的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相当于3个营口市。
这样的规划并不是空中楼阁,一期40多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营口市区的园区建设已经全面启动了,光施工的车辆每天就有近2000辆。
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管委会副主任 翟启昆:我们去年开工的项目是12个。
五点一线串起的这条产业带,不仅让营口的烂泥塘变得寸土寸金,也让经济布局更加合理。而这个合理让大连长兴岛演绎了一段招商的新神话。按照以往的思路,一说建造船基地大家满世界找船厂,难找不说,即便找来了,也是找了一帮死对头,如今,他们按打造产业链的思路招商,大家集中精力,拿下了造船企业的具无霸——韩国STX公司,而正是这一个具无霸,一下引来了70多家配套企业。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副书记 陈广胤:70多个配套企业进驻,这个形势发展之快也是超出我们想象的。
造船的、造舵的、造甲板的,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让大连长兴岛打造船舶基地的梦想几个月就变成了现实,而这1:70的带动效应,让长兴岛的开发在短短1年零两个月时间里,形成了多个产业基地。
大连长兴岛临港工业区副书记 陈广胤:我们引进的内资和外资企业108家,整个投资额在260亿元以上,这个速度就是平均3天就能进入一个超亿元的企业。
五点一线另外几个点的摆阵布点也是各具特色,锦州沿海经济区重点打造精细化工产业集群,丹东是装备制造,花园口工业区发展的重点则是新技术、新材料,辽宁沿海开发一年来,落地项目169个,投资总额600多亿元。等到这些项目发挥作用的那天,辽宁经济的天平肯定会偏向沿海那一边,那时候,辽宁就是名符其实的沿海省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