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靠自主研发,注重科技攻关,辽宁、山东、江苏的一批具有高科技含量工程近日接连取得突破。
大连台记者 马远鹏:我身后就是大连船舶重工建造的国内首台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它可以在水深三千米的大洋中作业,钻探深度可以达到一万米。
大连船舶重工半潜式钻井平台项目经理 王厚盛:这个半潜平台设有八台螺旋桨,这八台螺旋桨完全自动化地靠动力定位信号来360度旋转,不管你有十几米的风浪,能保证它的位置(保持)在十米以内。
建造这样一座钻井平台相当于同时在建五条30万吨的超大型油轮,目前主体结构已经完工,预计明年初可交付使用。
一套国内单机容量最大的海水淡化装置昨天在山东黄岛电厂启用,它采用先进的反渗透法,每天可淡化一万吨海水,加上企业原有的六千吨海水淡化能力,黄岛电厂已成为我国首家全部利用海水进行生产的发电企业。
由江苏中天科技集团自主研发的深海光缆日前成功下线。过去,中国制造的海底光缆适用水深都无法超过500米,面对全球巨大的市场需求,国内企业只能望洋兴叹。中天科技经过6年攻关,先后攻克了万伏高压绝缘、抗拉抗压高强度组合元件设计等四大难题,终于生产出适用于5000米以下的深海光缆,实现了零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