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使很多偏远地区的农民走出了封闭的乡村,共同走上了致富路。
十月是全国花椒市场交易的旺季,这几天,在河北涉县拐里村的花椒交易市场,花椒加工厂里显得格外红火。去年依山而建的农村公路修通后,这里成了年销量超过600万斤的全国最大花椒交易市场。
紧邻河北涉县的山西平顺县是我国北方主要的花椒产地之一,而以前从这里到河北涉县拐里村花椒市场只有一条土路,三轮车和手推车是唯一的运输工具,往返一趟要一天的时间。河北山西两省间通村水泥路建成后,村民们用大货车跑运输,2个小时就能到河北。
山西平顺县东庄村 王卫玲: 现在拉个一万斤,就过来了,每天能跑两三次。
在河南辉县郭亮村,村村通公路,结束了几百年来村民们爬峭壁、过天梯的历史,这个曾经与世隔绝的贫困村,现在家家户户都办起了农家旅馆,自来水、沼气、有线电、移动电话、甚至互联网,如今也落户到了太行山深处的这些寻常百姓家。
郭亮村村民 申河山: 现在政策放宽了,我们拿着名片到外面联系些客人,让他们来山上观光旅游,我们的生意也就红火了。
村民们请来了游客,也让这里变成了全国140多家美术院校常年写生的“外景基地”,现在每天住村写生的学生就有两三百人。
郭亮村党支部书记 刘章林:我们搞活了农家乐,现在村里面每家每年挣钱十五六万。
在中央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下,今年中央财政预算的“三农”资金达3917亿元,比去年增加520亿元,主要用于节水灌溉、人畜饮水、农村沼气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仅十一五期间,国家就按排中央投资1400亿元扶持农村公路建设,到2010年,全国95%的乡镇和80%的建制村将基本实现通沥青路或水泥路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