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霍无道,粤语有解


发布时间:2012/12/7 7:44:16                                              信息来源:搜狐网

近日,有消息指香港特首曾荫权大花公帑,为卸任后使用的前任行政长官办公室进行豪装,引来多方指责。节俭是一种美德,挥霍被视为无道,讲古佬今期就讲讲粤语中无道的挥霍作何解。挥霍之人,可以用粤语“大花洒”去形容。粤语以“水”喻财,水花四散则喻四处散财,歇后语“大花洒出水猛”,即指豪花之人好散财。“大花筒”也是这种人。原来这是一种烟火,体形较小,可拿在手中玩,燃放时火花四射,五光十色,但瞬间就会灰飞烟灭。于是粤港人便用“大花筒”形容为一时风光、快意,挥金如土直至钱银耗尽之人。由此,又引申一句歇后语“大花筒乱散”。除了用物借喻人,粤语中亦会用典型人物去借代挥霍的一类人。“二世祖”就是一个代表。“二世祖”是“秦二世祖”简称而得,原型就是秦朝的二世皇帝胡亥,秦朝江山到其手后覆灭,故人们就用“二世祖”指那些败尽家财以致终结家运的纨绔子弟。由其生出一句“二世祖之流,风水尾之辈”。而与之近义的,则还有“败家仔”。粤语不但借外江人物,亦会借本土人物去代挥霍之人。例如“大良阿斗官”,说的是从前一个顺德知县的儿子,为父所溺爱而生活骄奢。最为突出一事,其好听雨声入睡,竟命家中仆役撒豆至瓦面仿雨声。时人认为其与三国蜀国阿斗无异,便称其为“大良阿斗官”(官是古时对官宦子弟的称谓)。渐渐地,此词就用以代指好食懒做、只懂花钱的纨绔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