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卢湾区局门路,城市管理监督员发现一家单位的树枝伸出墙外影响通行,随即报告管理中心并用手机传来现场图片,工作人员马上根据大屏幕显示的确切位置,通过网络向职责部门发出处置指令,整个过程不到5分钟。而20分钟后,记者赶到这里时,看到树枝已经被修剪。
上海市民:他们办事效率蛮高的,居民很满意。
像卢湾区一样,如今上海12个城区被精细地划分为1万多个网格,520万个市政、交通公共部件被编号定位,近2000名城市管理监督员随时巡。从消防栓漏水到垃圾堆放、流动摊贩管理等,一旦发现问题就迅速通过管理中心派送到包括环卫、园林、城管等在内的职能部门,“对号入座”进行处置,目前已累计解决40多万个城市管理问题。
上海市民:原来是居民发现问题向政府部门进行投诉,现在他们是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网格化管理也为城市管理建起了一个决策参考数据库,比如对全市城区道路乱摆摊数据的分析整理,就能使职能部门了解到哪里有建设便民市场的需要,以便疏堵结合。
上海城市发展信息研究中心副主任 袁钢:积累到一定的时候要进行规律性的分析,然后提供一些决策咨询报告。
现在,宝山、闵行、嘉定、金山等四个郊区也在进行网格化管理建设,明年上海将实现城市网格化管理的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