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中国如何养老


发布时间:2012/12/17 0:37:16                                              信息来源:搜狐网

养老金缺口、延迟退休“一刀切”、“阶梯式退休”……近期,关于延迟退休和养老金缺口的争论,触动公众神经。“80后”,65岁退休?“去公园遛鸟之前,先扶老爸去单位上班。”“去公园遛鸟之前,先扶老爸去单位上班。”一则网上热传的笑话,背后是“延迟退休”的热议。支持者将其视作应对人口老龄化压力的妙招,而反对者则提出此举对就业市场形成压力,且有违社会公平。7月1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提出,我国从2016年实行延长退休年龄的政策,并每两年延长1岁退休年龄,到2045年不论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这并非官方首次提出延迟退休。6月27日,中国政府网发布《社会保障“十二五”规划纲要》,其中提到中国将研究弹性延迟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政策。6月初,人社部官员在回答网友提问时表示,推迟退休是必然趋势,相关调研下半年将启动。若根据这个政策估算,1980年出生的一代,全部在65岁退休。也就是说,以80后为界,之后男女退休年龄均为65岁。老龄之忧与资金之愁必须面对的现实是,老龄化趋快,而养老金有缩水危险。养老金有缺口?缺口到底有多大?目前我们尚未看到一致的观点,无论是18.3万亿还是零黑洞,中国必须面对的现实是,老龄化趋快,而养老金有缩水危险。目前,我国65岁以上人口近1.3亿人,而到2050年,这一数字将达3.32亿人,超总人口的23%。1997年,我国建立了现行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眼下参保的人群大多数还在工作。但在未来的二三十年内,这批人将全部退休,养老金支付压力将显现。另外,由于历史欠账而不得不用现在收上来的养老保险去支付以前退休职工的退休金,从而形成了巨大的收支平衡压力,这也导致个人账户资金被挪用。一些年轻人担忧,随着老龄化加剧,将来现收资金是否会难以支付退休金?《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11》指出目前我国养老金存在的两大问题:一是养老金收不抵支。2010年若剔除1954亿元的财政补贴,上海、江苏、湖南等14个省份和新疆建设兵团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当期缺口679亿元。这意味着我国将近一半的省份存在巨额的养老金缺口。二是养老金收益率过低,过去10年的养老金年均收益率不足2%,低于同期的通胀率。这意味着我国的养老金在持续不断缩水。有专家粗略测算,少领5年退休金,可节约开支12万亿元左右。而延迟的5年,那些本应领取养老金的人员,还将继续向基金里缴钱。一减一增,资金缺口堵上了,老龄化难题似乎迎刃而解。就业之困与双轨之窘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个人无须缴纳社保,由财政统一支付;而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则由企业和个人共同负担。就业是一个“跨不过去的坑”。很多网友表示,“现在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老员工不退休,新员工名额必然会缩水”。人民网调查显示,参与投票的176万网友中,有94.5%反对延迟退休。反对声最多的是来自普通企业职工和低收入人群。尤其对体能要求较高的一线工人,到了一定年龄多“心有余而力不足”。而机关和事业单位人员,以及技术人员、大学教师、管理人员等群体的反对声则小得多。从现实主义出发,若延迟退休,老年人必须比年轻人的生产效率更高,也就是要多发挥老年人在经验和技术上的优势。但在我国,人口年龄越大,相对受教育程度越低。另外,即便这一现象在30年后得以扭转,但要与当时的产业升级程度相匹配,这对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来说,是个挑战。反对的缘由还在于养老金双轨制。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个人无须缴纳社保,由财政统一支付养老金;而在企业,养老保险则由职工与企业共同分担。从目前来看,在退休后,前者比后者的养老金数额要高,与在职时收入的差距也较小。2011年3月1日印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的指导意见》显示,事业单位正式职工加离退休人员总数超4千万人。今年3月12日新华社报道,2011年底我国公务员及参照公务员人员合计约792.8万人。近5千万人的退养,财政一律承担并不轻松。保值之策与制度之变退休年龄标准的变更,关乎就业、养老金、公平,涉及多方利益博弈。延迟退休,是一剂医治老龄之忧的药方,其药材繁多,配比复杂,煎制多变。其核心是让中国人老有所养,安度晚年。相关部门未雨绸缪,直面问题的智慧与勇气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