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最密集、经济最发达,往往也意味着环保压力最大。位于长江下游的江苏省沿江地区,近年来在实现经济翻番的同时,排污总量却不增反降,实现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协调一致。
今年九月初,扬州第二发电有限公司与扬州市政府签署了一份特殊的协议,公司承诺“十一五”期间,每年将技术改造减排下来部分排污指标赠送给市政府。江阴市华西村的的两家企业今年由于实现了污水零排放,将排污指标全部返还给当地政府。有了排污指标,意味着又可以引进新项目,但是两地政府都表示并不打算使用这些指标。
1、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镇长 张忠:
只有不用了 减排才真正到位了
2、江苏省扬州市常务副市长 王荣平:
我们要把这个排污权奉献给蓝天
江苏沿江地区包括南京、扬州、无锡等8市。2003年江苏省将环保优先确定为新一轮沿江开发的发展战略。
江苏省沿江开发协调小组办公室 副主任 陈爱平:
我们搞沿江开发的定位非常明确,不仅要发展经济,而且生态文明要同步提升。
张家港市在寸土寸金的长三角腹地,给生态规划留出空间。其北部的双山岛,至今没有开发一个工业项目。常熟市投入巨资拆迁虞山周围的工厂和房屋、腾出空地建湖植绿,使市民又欣赏到“十里青山半入城”的诗中美景。
江苏省常熟市市民:
因为我们现在城里就有山就有水,觉得人和自然真的结合在一起了。
环保优先战略使江苏沿江开发同时收获了经济财富和绿色财富。2003年至2006年,沿江地区生产总值翻了一番,达到1.06万亿元;而经济增长最快的张家港、常熟、江阴三市排污总量分别下降了20%、25%和35%,长江水质稳定保持在二类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