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骨外科副主任陈增海从医近40年,身患癌症仍不离手术台,在医生和病人的角色转换中,表现出高贵的品德。
记者见到陈增海时,他正因体力不支,趁两台手术间隙在输液。没人会想到,这位在手术台上一站就是9小时的主刀医生竟是一位因患胃癌
、胃被全部切除的病人。一天之中,陈增海就这样在医生和病人两个角色间不停转换。
今年56岁的陈增海,去年8月被查出患有胃癌,就在陈增海接受胃部切除手术的前一天,他还忍着剧痛为一位腰椎间盘突出的病人做了手术
。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骨外科副主任 陈增海:
“有些脊椎骨折的,还有一些颈椎的手术,还有一些大的肿瘤啦,这样的我都是要去的”
陈增海的学生 任鹏:
“这样的工作强度,我们年轻人也不一定能撑下来。”
还在化疗期间,陈增海就开始上班了。看到体重降到了七十多斤的老主任,周围同事忍不住心酸,常人一口能吞下的面包,他要吃10分钟
,喝一口水都可能呕吐不止。然而,拖着病体的他今年却已完成了180多台手术,这个数字甚至超过了他健康时的同期手术量。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骨外科副主任 陈增海:
“病人把生命托给我们,作为我们医生,就应该对得起这种信任。”
为了这种信任,陈增海总是处处为病人着想。晚期骨癌患者丹青,需要手术置换骨盆,可半个钛合金骨盆,就需要32万元,陈增海凭着精
湛的技术,自己动手做了骨盆,免费为丹青做了置换手术。
孟丹青:
“给了我一个重生的机会,我们全家都非常感激他”。
陈增海的学生 任鹏:
“他常常告诉我们,作为一个医生,一个小小的失误就可能致命,没有第二次机会,我们从他身上不仅学到了技术,更学到一个大夫的高贵
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