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后第三天,卫星将远地点由5万多公里调整到7万多公里,卫星运行周期由16小时调整到24小时。
嫦娥一号卫星 总指挥 总设计师 叶培建:应该讲,这三天下来比我想象的要好,首先发射打了一个准时发射,准确入轨,很好,昨天远地点点火验证了我们发动机很好,也验证了我们预先设定的很多的参数也非常准确。
记者现场 刘斌:嫦娥一号到今天为止的各项出色表现要得益于中国航天人在工作中始终秉持着高质量、高标准、高要求。
国防科工委副主任 国家航天局局长 孙来燕:首先是质量第一,我们老讲,100减1等于零,就是100项工作99项工作完成的好,1项出现失误,那么还是等于零,我们现在的心还不能完全放下,要等到11月20号左右把第一幅月图收到以后,我们说基本我们的工程目标就实现了。
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 主任 朱民才:我们的各种设计方案长达4800多页,整个飞控软件有100多万行,为了验证这100多万行软件的正确性,我们做了160万行的测试软件,来测试这些软件的正确性,最后证明了我们整个飞控的软件不仅适合于地球卫星,也适合于月球卫星。